皖西地区栀子栽培技术规程
唐金华
(安徽天缘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)
摘 要 栀子是皖西大别山区道地药材,本研究对其在皖西丘岗区栽培的环境条件、育苗、移栽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与加工储藏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范,以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。
关键词 栀子;规范化;栽培技术
栀子又名水横枝、黄果子(广东)、黄叶下(福建)、山黄枝(台湾)、黄栀子、黄栀、山栀子、山栀、水栀子、林兰,为茜草科植物栀子(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9—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 ,除去果梗和杂质 ,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,取出,干燥[1]。栀子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:味苦性寒,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具有泻火除烦、清热利湿、凉血解毒、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,常用于热病心烦、湿热黄疸、淋证涩痛、血热吐衄、目赤肿痛、火毒疮疡等症的治疗,外治扭挫伤痛[2]。
栀子其主要化学成分有栀子甙(gardenoside)、栀子黄色素(gardenin)、山栀甙(shanzhjside)等。叶、花、果、根均可作药用。从成熟果实提取的栀子黄色素,既是工业中用作天然着色剂原料,又是一种品质优良且具有一定医疗作用的天然食品色素,广泛用于糖果、糕点、饮料等食品。花可提制香精,广泛用于化妆品和香皂等。在我国广泛种植,全国种植面积逾1.33万hm2,其中湖南省、江西省种植最多[3]。长期以来,栀子药材大多来源于野生,其种植处于相对粗放状态,多年来虽有一些规模的栽培,但都缺乏科学管理,药材的内在质量得不到控制。因此,对栀子实施规范化栽培意义十分重大[4]。本研究通过近几年来在皖西丘岗区建园实践的基础上,借鉴传统栽培技术,对水栀子栽培技术进行了科学规范。
栀子是皖西大别山区的道地药材,该地区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阳光充足,植被丰富,非常适宜于栀子的生长。生产栀子自然条件优越,生产历史悠久,生产基地初具规模,栀子质量优良,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高达 4.22%,远远高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2015 版)规定的干燥栀子栀子苷含量 1.8%[5]。
1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
本规程规定了栀子种植产地条件、育苗、移栽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与加工等,适用于栀子的种植。
2 引用标准
引用标准主要有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(GB15618)》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(GB3095)》《农药安全使用标准(GB42-85)》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(GB5084)》 《 农业合理使用标准(GB8321)》。
3 术语和定义
3.1 栀子(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)
又称黄栀、黄栀子、山栀、山栀子,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。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材,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,具有护肝、利胆、降压、镇静、止血、消肿等作用。
3.2 发汗(sweating)
指在干燥加工过程中为了使药材变软、变色、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,有利于干燥,将药材堆积放置,使其发热、回潮,内部水分向外挥散的方法
4 产地条件
4.1 环境质量
选择基地要求土壤疏松肥沃,土层深厚,pH6.0~7.0,土壤条件符合GB15618 的二级标准及以上。基地周围空气符合GB3095的二级标准及以上。基地水源较丰富,排灌方便,水质符合GB5084的二级标准及以上。
4.2 气候条件
栀子喜温暖湿润,阳光充足,栀子较耐旱,忌积水。栀子幼苗应遮荫,成年栀子应阳光充足,栀子生长适宜温度 15~35℃。
5 育苗
栀子育苗主要采用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 2 种方式。
5.1 苗床整理
宜选背风向阳的砂壤土,施腐熟有机肥15~30 t/hm2作基肥,拌匀深翻,耙细整平,做成高约25cm、宽1.0~1.2m的苗床。整地前10~15d,用生石灰对土壤消毒。
5.2 种子育苗
5.2.1 种子采集与处理。11月前后,选择优良健壮 、坐果率多、品质好的植株,采集果实大而饱满、无病虫害、色泽鲜亮、充分成熟,果实采集回来后带壳晒至半干,放通风阴凉干燥处留种。播种前取出种子并浸入30~40℃温水中,揉搓去杂质和瘪粒,取饱满种子,晾干待播。
5.2.2 播种育苗。2月下旬至3月,播种前种子用0.5%硫酸亚铁溶液浸泡2 h,捞出用清水冲洗,再放入35℃温水中浸种24h。处理好的种子在已准备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~20cm开沟条播或撒播,用种量15~30 kg/hm2。播种后覆盖薄薄的一层细土,再盖上稻草,保持苗床湿润。1个月左右开始出苗,出苗后择阴天揭去盖草,适时浇水保湿土壤湿润。分多次间苗,拔去病弱苗,留强壮苗,最后按株距5~8 cm定苗,进入苗期管理[6]。
5.3 扦插育苗
一般在春、秋2季进行。选2年以上的健壮枝条,剪成10~15cm的小段当作插穗,插条上留1~2片叶。一般用生根粉处理插穗,如采用100mg/kg 溶液浸泡20min。按株行距5cm×10cm扦插于苗床中,插条入土2/3,插后浇透水。之后保持苗床湿润,注意遮荫。扦插1周后,插穗开始生根,进入苗期管理。
5.4 苗期田间管理
勤除杂草,保持苗床湿润,及时清沟排水。施肥少量多次,以氮肥为主,磷钾肥为辅。
6 移栽
6.1 整地
基地选用砂质土壤。栽植前浅耕1次,去除杂草,整平。
6.2 栽植
栽植可选春季或秋季,春季在2~3月进行,秋季10~11月进行 。株行距 0.8~1.0m×2.0m,穴规格35cm×35cm×35cm。每穴内施腐熟有机肥2.5~3.5 kg+复合肥0.2kg,与底土拌匀即可栽植。每穴栽苗1株,根系尽量带土,主根过长可剪除部分,做到苗正、根舒、土实,并浇充足的定根水[7]。
7 田间管理
7.1 中耕除草
栀子移栽成活后需进行中耕除草。1~3 年人幼林,每年4~6月和8~9月各中耕除草1次,冬季全垦除草并培土 1 次。成年结果树每年除草松土不少于 2 次,结合除苗进行施肥和培土。
7.2 追肥
幼林植株分次追肥以促进生长和发枝,一般在春、夏季施复合肥辅以氮肥促进枝条生长,冬季施基肥(有机肥)促进根的发育。成年植株追肥一般分 4 个阶段进行,分别称发枝肥、促花肥、促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肥、越冬肥。
发枝肥:一般4月左右施肥,以氮肥为主,以促进发枝和孕蕾。一般施农家肥或化肥,如腐熟人畜粪水15~30 t/hm2,或硫酸铵15 g/株。
促花肥:5月喷施叶面肥,以促进开花和坐果。可用0.15%硼砂+0.2%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,或10 mg/kgABT+0.5%尿素喷洒叶面,或用50mg/kg 赤霉素+0.5%尿素。
促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肥:6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施,以促进果实发育以及花芽分化。一般每株施氮磷钾复合肥 0.25 kg。
越冬肥:成年栀子产果后会消耗大量营养元素,因此,每年冬季沿树四周 15~20 cm,要进行深耕施肥及培土,以保护栀子越冬及恢复树势。一般施有机肥(堆肥、厩肥)30 t/hm2、钙镁磷肥(+0.5%硼砂)1 500 kg/hm2 [8-9]。
7.3 灌溉和排水
保持土壤湿润,干旱时要浇水,尤其是幼苗。栀子又怕涝,遇大雨及时清沟排水。
7.4 修剪整枝
栀子移栽后次年开始修剪整形,修剪在冬季进行。修剪时,留 1 条主干和 3 条主枝,3 条主枝要粗壮且分布均匀,各主枝再留 3~4 条副枝。对主干、主枝均需进行除蘖,剪除下部多余的萌蘖;剪去病枝、交叉枝、过密枝和徒长枝,使得枝条分布均匀向四周舒展,树冠成圆头型,便于通风透光,减少病虫害,提高坐果率。栀子移栽前 2~3 年,控制坐果数,以培养树形,以后控制花果数量,以免大小年,栀子在秋季仍可开花,后期的花不能形成成熟果实,因此在 9~10 月应摘除花蕾[8]。
8 主要病虫害防治
栀子生长期间,若管理得当,病虫害则极少发生。若发现病虫害,以农业防治为主,物理防治、化学防治为辅,搞好综合防治[9]。
8.1 主要病虫害
栀子主要的病虫害有褐斑病、煤污病、炭疽病、黄化病、根腐病、咖啡透翅蛾、龟蜡介壳虫、栀子卷叶螟、蚜虫等。
8.2 防治措施
8.2.1 农业防治。加强冬季栀子种植地的清洁工作,清除枯枝落叶,翻土清沟、培土、施冬季肥相结合。合理修剪,去除病虫枝、过密枝和交叉枝,增强了栀子基地的通风透光条件。
8.2.2 物理防治。根据害虫的不同性质,5月下旬至10月,在栀子田间安装杀虫灯(1.22~2.00 hm2地装杀虫灯1个)或者悬挂双面黄板诱虫板(450~600 /hm2)等。
8.2.3 化学防治。栀子病虫害防治的农药使用应符合 GB4285和 GB8321 的规定。
9 采收加工与储藏
9.1 采收
10月中旬至11月果实逐渐成熟,依果实成熟程度分批采收,至少分 2 批采收。择晴天雨水干后进行采收,采摘红黄色成熟的果实,带回加工厂进行加工。
9.2 加工
将摘下的鲜果置通风处摊开,防霉变。分批用蒸汽蒸煮鲜果实约3min,然后曝晒或烘烤至7成干,堆积3d左右,使其发汗,再晒或烘烤至全干。
9.3 储藏
加工后,需进行质量检查,若栀子药材质量达到《中国药典》要求,则按照 GMP的要求进行包装和储藏进入药材市场。未达到质量要求的可以用于工业色素提取。
参考文献
[1] 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国药典(一部)[M].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:248.
[2] 董丽华,邹红,朱玉野,等.不同产地栀子种子萌发特性研究[J].种子,2014,33(10):1-4.
[3]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.中国植物志:第 71(1)卷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9:332.
[4] 李佳新,王殷苗.栀子人工高产栽培技术[J].农业科技通讯,2015(4):247-248.
[5] 税丕先,熊英,庄元春.栀子的 GAP 栽 培方法[J].林 业实用技术,2005(6):43-44.
[6] 周旱弘.栀子GAP规范化种植技术[J].广西农业科学,2006(3):253-255.
[7] 廖学林,聂建春,黄云根.栀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[J].现代园艺,2013(3):6-7.
[8] 税丕先,熊英,庄元春,等.栀子的规范化栽培方法[J].时珍国医国药,2005,16(12):1326-1327.
[9] 黄学顺,付艳平,秦乐业,等. 栀子叶斑病及其病原的鉴定[J].华中农业大学学报,2006,25(1):21-25
作者简介:唐金华,男,47岁,中共党员,浙江湖州人,裕安区政协委员,六安市裕安区天缘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。天缘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国家贫困地区林下绿色发展示范园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、省级林业先进示范社、省级农业示范社、市级林业先进示范社、市级农业示范社。